本文实例讲述了Flask框架各种常见装饰器。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,具体如下:
效果类似django的process_request的装饰器
@app.before_request
def before(*args,**kwargs):
print('请求之前')
'''
如果允许通过访问,可以return None
该装饰器装饰的函数如果有return其他内容则直接结束访问,
效果有点类似django的process_reqeust中间件方法。
比如通过这个装饰器写登陆验证,判断其是否有session,没有则不允许访问,有则继续访问
然后通过request.path判断访问的函数,如果是登陆(白名单)则通过。
request.url 是完整的url
request.path是域名后面的url正则
'''
if request.path == '/login':
return None
user = session.get('user_info')
if user:
return None
return redirect('/login')
类似process_response
@app.after_request
def after(response):
#效果和process_response是一样的,必须有返回值,没有则报错。
print('我走了')
return response
flask中间件装饰器执行顺序。
如果多个app.before_request和app.after_request,
那么执行顺序也和django类似,
app.before_request是按照从上而下执行(文件的上下),app.after_request是自下而上执行。
如果在app.before_request中return了其他内容,请求被拦截,那么不会执行视图函数,
直接从最后一个app.after_reqeust倒着开始执行所有after_request。
自定义错误页面:
@app.error_handlers(404) def error_404(arg): '''自定义错误页面,根据状态码定制''' return "404错误啦"
模板中定制方法:
前端直接调用后端函数的装饰器:
@app.template_global()
def xx(a1,a2):
return a1+a2
'''
这个装饰器的作用就是,可以在前端直接通过{{ xx(1,2)}}来调用后端的这个函数。
'''
相当于filter的装饰器
@app.template_filter()
def db(a1,a2,a3):
return a1+a2+a3
'''
效果和django的Filter相似,前端渲染的时候需要注意写法
{{ 1|db(2,3)}} 1是第一个参数,后面是2,3参数。
'''
第一次来请求操作的装饰器:
@app.before_first_request def first(*args,**kwargs): pass ''' 只有第一次请求时候才执行的函数装饰器 '''
Flask的中间件一般感觉用处不大,不如装饰器方便
通过重新复制app.wsgi_app,
重写这个类的__call__方法,如上图,只是增加了两个打印,效果同process_request,process_response
更多关于Python相关内容可查看本站专题:《Python入门与进阶经典教程》、《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教程》、《Python函数使用技巧总结》、《Python字符串操作技巧汇总》及《Python文件与目录操作技巧汇总》
希望本文所述对大家Python程序设计有所帮助。
Flask框架,装饰器
免责声明: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站采集或用户投稿,网站不提供任何软件下载或自行开发的软件! 如有用户或公司发现本站内容信息存在侵权行为,请邮件告知! 858582#qq.com
RTX 5090要首发 性能要翻倍!三星展示GDDR7显存
三星在GTC上展示了专为下一代游戏GPU设计的GDDR7内存。
首次推出的GDDR7内存模块密度为16GB,每个模块容量为2GB。其速度预设为32 Gbps(PAM3),但也可以降至28 Gbps,以提高产量和初始阶段的整体性能和成本效益。
据三星表示,GDDR7内存的能效将提高20%,同时工作电压仅为1.1V,低于标准的1.2V。通过采用更新的封装材料和优化的电路设计,使得在高速运行时的发热量降低,GDDR7的热阻比GDDR6降低了70%。
